文案賞析

「童心木藝愛滿偏鄉」沁木手作十年堅持,把木頭的溫度送進孩子心裡

【覞傳媒公益中心/彰化整理報導】

在彰化芳苑鄉草湖國小的一間教室裡,孩子們圍繞著課桌椅,雙眼專注地盯著眼前的木頭。小小的手第一次握著鑽孔機,緊張卻堅定,空氣中充滿了木屑的香氣與期待的安靜。當作品逐漸成形時,孩子臉上浮現的笑容,就像木頭被打磨後散發的光澤,真實而溫暖。

這是一場由 沁木手作 帶進偏鄉的公益木藝課程。十年來,創辦人謝錦慶始終相信,每一塊木頭都承載著無數故事,而每一次的敲擊與打磨,不只是工藝,更是生命教育的延伸。

砂磨木塊(左圖)/鑽床鑽孔(右圖)/ 沁木手作 照片提供

從小車庫到公益路,木藝是一份堅持的初心

謝錦慶,曾是一名監所職員,卻因對木工的熱愛,毅然決定改變人生軌跡。2014 年,他在比賽中榮獲首獎,奠定了「沁木手作」的誕生基礎。從小車庫裡的木屑與汗水開始,他花了十多年不斷摸索學習,即便在疫情衝擊與家庭挑戰的低潮中,仍沒有放下手中的鑿刀。2022 年,他終於迎來屬於沁木的新工廠,開啟了更廣闊的未來。

但謝錦慶的夢想,不只停留在品牌成長。當他看到偏鄉孩子缺乏資源、沒有機會親手創造時,他決定把「木藝」化為公益,把專業轉化為力量,讓木頭的溫度走進校園,讓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的自信。

謝錦慶老師課堂互動 / 沁木手作 照片提供

偏鄉校園的第一堂木藝課

今年 9 月初,沁木手作團隊來到彰化芳苑鄉草湖國小與二林鎮育德國小。這群孩子大多是第一次觸摸木頭,第一次拿起砂紙,專注地一點一滴打磨屬於自己的作品。

當老師提問時,平時害羞的孩子勇敢舉手,眼神裡閃爍著光;當作品完成時,那一張張帶著成就感的笑臉,讓現場的老師與志工都深受感動。

「原來,我也能做得到。」一位小朋友小聲說著。這句單純的話,正是木藝教育的力量。

草湖國小即將迎來 80 週年校慶,校長林昭青不斷為孩子們奔走募資,只為他們能有更多元的學習機會;育德國小校長林志汀則希望引入更多在地師資,拓展孩子們的視野。即便資源有限,他們仍努力不懈,而沁木的加入,正好讓這份努力有了更多支持。

謝錦慶老師為孩童解說工具牆 / 沁木手作 照片提供

木藝,不只是作品,而是一顆「善的種子」

沁木手作深信,木藝課程不只是完成一個作品,而是種下一顆「善的種子」。在打磨木頭的過程裡,孩子們學會了專注與耐心;在創作的體驗裡,他們理解到木材可以被賦予新生命,而自己,也能用雙手創造未來。

過去十年,沁木手作從廢木回收、手工筆設計、親子課程,到公益推廣,始終堅守「環保、創新、服務」的理念。未來十年,他們將持續推廣木作教育與永續理念,讓更多孩子透過木藝找到自信,也讓木屑與餘料化為溫暖,點亮更多人的生命。

「在一刀一削之間,我們留住時間的溫度;在一次次相遇裡,我們傳遞彼此的祝福。」謝錦慶說,「我們用木作點亮孩子眼神裡的光,也將木藝變成承載愛與希望的載體。」

芳苑草湖國小師生大合照 / 沁木手作 照片提供

關於沁木手作

沁木手作成立於台中,專注於木工教育、客製禮品與永續木作推廣。品牌透過課程、營隊、公益合作與設計商品,傳遞木頭的溫度、手作的價值與教育的力量。

媒體聯絡人|沁木手作
Email:chingwoodmaker@gmail.com
Instagram:@chin.wood
官網:www.chingwood.com

謝錦慶先生車床車製手工筆照 /沁木手作 照片提供

您可能有興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