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案賞析
從手搖飲到自家茶園!「茶之魔手」臺南東山茶葉產區啟用
記者 蘇旋/報導
臺南市過去沒有種茶,是全臺各縣市「唯二」沒有產茶的地方,知名手搖飲「茶之魔手」在農業部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協助下,於臺南市東山區找到適合種植茶葉地點並建置自有茶葉產區,今(2)日上午舉行啟用典禮,包括臺南市長黃偉哲、農業部茶改場場長蘇宗振及市議會蔡麗青、李宗翰、沈家鳳等多位議員,皆參與園區啟用剪綵及茶苗種植儀式,市長黃偉哲感謝董事長王賢明選擇投資臺南,期待共同為未來臺南的茶業發展,開創另一個春天。
黃偉哲表示,臺南東山區向來以盛產龍眼、龍眼乾及東山咖啡而著名,但過去並不產茶,感謝茶改場的協助,協助「茶之魔手」在臺南東山區找到這塊寶地,這裡的土質與氣候環境適合茶業發展,期許未來與東山咖啡一樣,成為臺南的兩大主力產品,也希望繼芒果、鳳梨、文旦等農產品之後,臺南也成為知名臺灣茶產地。
茶產區位於東山區南勢地帶,總面積約17公頃
農業部茶改場場長蘇宗振表示,今日「茶之魔手」東山茶葉產區啟用可說改寫臺南府城的歷史,根據目前農業統計年報,全臺灣只有2個地方沒有種茶,一個是基隆市,第2個地方就是臺南市。但是從今天開始,臺南市已經有茶了,且未來是15公頃以上,足以在農業統計年報上改寫歷史。從王賢明董事長的規劃看來,是對未來百年產業的發展做布局,茶改場在相關的栽培技術也會盡力予以協助,期許可以讓手搖飲震撼整個市場。
目前園區主要規劃栽種「四季春」及「臺茶18號」兩大品種
「茶之魔手」董事長王賢明表示,茶產區位於東山區南勢地帶,總面積約17公頃,其中15 公頃將規劃為茶園,根據茶改場協助檢測的資料顯示,該區土壤含有天然礫石層,排水性極佳,土壤的酸鹼 PH 值約為 4.8,非常適合茶樹根系發展,是極具潛力的優良茶地。
目前園區主要規劃栽種「四季春」及「臺茶18號」兩大品種,並採用「友善耕作」的方式來種植,避免使用過多化學農藥與過度施肥,希望以最天然的方式栽培出好茶,讓消費者安心,也讓土地長久生生不息。
王賢明強調,未來園區內也興建製茶廠,從種植到採收、製茶皆可現地完成, 製茶廠目前已在進行申請程序中,預估大概三年後,茶園就進入穩定採收期,屆時就能正式投入製茶產能。
隨著「茶之魔手」東山茶園的正式啟用,臺南市的農業發展邁向新里程碑。從無茶可種到建置專屬茶葉產區,這不僅象徵臺南農業的多元化發展,也為當地帶來新的經濟機會。未來,臺南茶葉有望與東山咖啡齊名,成為當地的特色農產品之一,進一步提升臺南在臺灣茶葉市場的競爭力。